1.哪些错误风水观念要抛弃
一,以为有路直冲,就是大凶。
在很多人看来,如果一间房子或一间铺,前面有大马路直冲,一定说大凶,非常不吉利。或者说即使是高层,开窗或阳台有路直冲,也说大凶。
事实上是这样的吗?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大家有空上卫星地图看看英国皇室所在地白金汉宫的布局,其大门直对东北就是有一个大马路直冲,你能说不好吗?虽说如今英国皇室已经没有了百年之前的风采,但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非常难得。 而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大马路直冲的店铺或公司、大厦、银行非常旺,如若你不信,请在生活中细心留意看看。
所以,有路直冲,未必就凶! 二,以为门通阳台,就是不聚财。 关于这一点的认识和说法,其实是以讹传讹。
特别是在如今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的今天,十个户型里面,有九个都是大门和阳台直对或在一条直线上的。 你敢说,这十个里面的九个户型都是不聚财的吗?肯定不是。
这其实要看方位,比如大门在东南位,阳台在东北位,大门直通阳台,这种户型其实反而旺财,容易生男丁,特别旺家中的年青男性。又比如大门在西南,阳台在西北,也在一条直线上相通,开门就能见着阳台,这也很好,往往说明在工作上容易有权力,容易得到领导或贵人的帮忙。
这些都很准确,有心的朋友也可以多留意看看。所以,门通阳台,未必不聚财。
三,以为门对门,就是容易吵架。 这也是很多人在生活中担心的现象,比如看到厨房门对着洗手间的门,都说不好,都问要不要化解。
其实呀,这也是对风水了解不深的原因。风水学来说,有些候门对门反而很理想,利于纳气收风。
如果对很多古代宗祠或对故宫布局有深入研究的朋友都会发现,在古代建筑里面,很多时候,都是一个门对着一个门一条直线出入的。比如现在来说,坐北朝南,门对门,是非常好的风水格局,家中出长寿、贵气之人,也大利工作。
所以说门对门,就是容易吵架,是非常错误的观点。 四,以为灶台对着水盆,就会影响健康。
我在平时出去看风水实践的过程中,有些人会经常问到,是不是灶台不可以对着水盆,不可以对着洗菜盆。这其实也不一定,比如水盆是在灶台的北面,即使是水火相冲,却反而旺财,利读书,出文人。
所以,千万不要担心灶台对着水盆就以为一定不好,这不是绝对的事,要灵活对待。 其它的很多错误观念还比如有说房子缺角不好的、有说房门直对走道不好的等等,就我看过的先辈写过的很多风水古籍来说,很少发现如今这些人说的错误风水观念。
风水学里面一个很大的原则:因地制宜,然后实事求是!看似风水学来来去去就是那几个模式,但正如金庸小说里面的独孤九剑,变化起来,远不止九九八十一式,那真的又可以是千变万化的,这也是风水的奥秘,也是规律本身的神奇! 。
2.风水观对中国传统丧葬文化有哪些影响
风水是有着浓郁的神秘色彩的中国的传统文化,风水理论又是可以上观天文,下察地理,运用阴阳、五行、八卦等学说建立起的庞杂的理论体系,由于其推演吉凶的实用性,一直被神秘的流传至今。
丧葬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丧葬文化中灵魂不灭的丧葬观念,制度化、规范化、民族化的丧葬习俗,以及随葬之类体现的丧葬物化,都不同程度的受到风水理论的影响。丧葬文化中的风水由来已久,并且以强有力的生命力流传至今,它们的交融、渗透和延续有着深远的历史文化因素。
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意。
3.风水该不该发扬光大
对风水是否该抱有宽容的态度? 风水的存在本身就是人类的遗产,不管是否对当代有用。
俞孔坚(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 所有文化现象都有其产生的历史环境,许多文化现象对当代人来说是不可理解的,因为环境变了,我们并不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中,因此不需要用同样的方式去适应环境。 它是我们认识彼时彼地人的生活方式的途径,是揭开人类历史的一把钥匙。
对待它们的科学态度是解读它,认识它,并通过它来探索未知,而不是用现代的标准去评价它。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人类的遗产,不管是否对当代有用。
用功利的标准来衡量文化遗产是很危险的。 风水理念蕴含着古代中国人内心对于世界的认识,它不应该被我们随意摒弃。
蔡 伟(《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我们谈不上用“宽容”这种居高临下的态度看待古人,无论如何,我们国家今天最美丽最值得自豪的城市和建筑,不可否认都是在风水术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风水观念和封建礼制就是这些建筑的灵魂。风水理念蕴含着古代中国人内心对于世界的认识,它不应该被我们随意摒弃,我们也不必要因为风水术中的糟粕而妄自菲薄。
建筑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审美观。风水术处理人和自然的态度,正是它最为光彩的一个方面。
我们不能用今人的观念来解释或者批评古人,同样,我们也不能因为今天更加先进的科学成就就否定过去的文化。也许我们倒是应该思考一下,在建设和谐的城市和建筑景观方面,我们是否比古人做得更好? 风水是一把打开传统聚落和建筑之门的钥匙。
刘沛林(湖南省人居环境学重点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我在研究中国古村落的过程中,有一道门槛怎么也难以越过,那就是风水。风水就像一把打开传统聚落和建筑之门的必备钥匙,没有它,要解读中国传统聚落和建筑的结构及其规律,几乎是不可能的。
虽然传统的风水思想中充斥着糟粕,但是,作为风水合理内核的“人地和谐”思想和人类追求理想生存环境的美好愿望,一直是建构中国传统聚落景观体系的基础,任何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风水的思想都是不可取的。 风水学说犹如一座矿山一样,等待着人们去开采、冶炼、制造和利用。
韩增禄(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文化研究所教授) 对于风水学说,绝对地肯定,盲目地崇拜,会导致迷信;绝对地否定,盲目地贬低,则难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建筑学领域中的风水学说,犹如一座矿山一样,在等待着人们去开采、冶炼、制造和利用,我们不能指望一镢头就挖出个拖拉机来。
把风水作为历史问题来研究是可以的,但是仅此而已。 徐苹芳(中国考古学会秘书长) 把风水作为历史问题来研究是可以的,比如我们进行考古研究的人就必须懂得风水,否则无法了解古时的建筑及墓葬的布局等问题。
但是对于风水的关注应当仅此而已,风水中科学的东西太少了,要想从中找到积极的东西几乎不可能。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可以把风水当作个人爱好,只要不造成社会混乱就行。
4.风水学对古代城市规划产生哪些影响
一、使古代“象天法地”规划观念,融进了文化内涵,增强文化气息。
来源:考试大 我国古代城镇建了数量非常多的各种各样倡导文化倡盛的文峰塔、文笔峰、文昌阁、魁星楼,都是从风水观而来的,成为城市标志性建筑,受到历史重视。历史上一些名楼的规划建设,如昆明大观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规划布局精美绝伦,与历代提倡风水建筑有直接关系。
水在城市和建筑群中(如皇宫、孔庙、辟雍、寺院等)独特重要地位,也是风水影响所致。 从风水观念讲,水可聚气,“万物者莫说乎泽,润万物者莫润乎水。”
各种风水塔,与水结下深缘。扬州市近郊的文峰塔位于大运河旁,而运河刚好在塔的附近转了三个湾,船在肮行时,若离若近,一会儿船头对准塔,一会又背离塔,做富文化内涵。
古代描写城市的诗句,大多也离不开水。如李白描写金陵(南京):“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I,分白露洲。”
李商隐:“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独唱后庭花,”刘鸽描写济南:“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家家泉水,户户垂杨,”宋代尹廷高描写杭州:“湖上画船归欲尽,孤峰犹待夕阳红。
”苏轼:“水光澈艳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可以说,水成为中国古代城市的灵魂。
二、加强了城市整体规划观念。 古代不少城市,山、水、城关系处理得和谐协调,如杭州、济南、温州、南京、苏州、常熟、福州等都是杰出的代表。
红楼梦里描写的大观园,建筑都随山水建设,也得益于风水理论,它的建造者山子野实是一名出色风水家。 历代的帝王陵墓,如两汉、唐、宋、明、清,帝陵气势宏阔,布局严谨,整体规划观念很强,是风水规划的代表作。
受历代提倡,在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的风水观念的基础上,发展了区域范围的环境理论—“形胜”,实质即是一种整体规划理论。无论大中城市,还是小镇,都极讲究区位中的风水环境。
我的家乡是江南常熟与昆山交界处一个水乡小镇,西面与北面临阳澄湖,湖中倒影常熟虞山,东南方向也有湖泊,可望见昆山的玉峰山,其区位和环境可谓重要。在小镇中间有一条繁忙的通往两个城市的航道。
大约在明末清初,在河上建了三座美丽的石拱桥,在南拱桥旁边一个小岛上,建了一座魁星楼,在北拱桥的一侧高地上,建立一座佛寺,香火旺盛。 有意义的是,三座桥上刻有不少楹联,称赞本镇地理的优越和环境的稚宜。
虽说这个小镇并不是先有完整规划而建设的,但从建桥、建庙位置及桥上楹联来看,它的建设却是受到风水和形胜理论很大影响的。 三、足进熟练运用辩证规划方法,更好利用自然、融合自然。
受风水观念影响,古人常把山、丘、土(陆地、岛)、岗、林、峰,湖、诸、江,滨、湾、塘,风、雷、雨、雾、月、潮,声、色、光、影、味、气等,都作为相互依存又不断对立变化的建筑环境重要因素加以考虑。如张继的《枫桥夜泊》诗,并没有直接写寒山寺是什么样子,只说在夜晚及晨霜中听到了它的钟声,看到了江中的渔火。
那么为什么人们会喜爱寒山寺呢?这里就是一个建筑的文化传统观念,对环境的一种以对立辩证的全新的欣赏观念为出发的。 杭州西湖中三潭印月的布局是湖中有岛,岛}中有湖,取名为三潭印月,其实不是潭,而是三座石灯柱上的圆孔,说是潭印月,是为夜晚的景色予以理性化。
在月夜,水色形成一种变化的理念,这是风水学中辩证哲理,对立变化动态的观念在城市中的强烈反映。 济南大明湖,形成将近半个城市的水面,而在城的陆域部分,还有小湖名珍珠泉,大明湖里也还有岛,成为水中有岛,陆地有湖,这个湖与岛是一种虚实相对的手法,也是风水哲理。
福州的三山耸立,两塔对峙,苏州的八门八风,常熟的双湖夹山,十里青山半入城,杭州西湖的两峰两塔,颐和园的园中有园等,都是具有风水学理性追求和辩证观念的规划布局。 水表示生命的源泉,五行之始。
秦始皇以五行相复,以水德而始,是一种理论学的引伸。 从以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名扬天下的曲水流筋这组建筑来看,它把水、筋(酒)人、石(列坐处)、山、竹(山竹映带)、亭、情等组合成和谐的整体。
其中的“曲”,即老子所谓的“曲则直”也,比喻人生不是坦途。把水故意弄得非常弯曲,其人工之美在于理性的追求显得更加深邃,它片不损害自然关。
关于自然的美,从来就有现实主义美、自然主义美、古典卞义美、现代主义美的不同欣赏标准。在绘画中,近代印象主义画家们发现了光影的内部组合关,成为划时代的发展,而倍受人们的喜爱。
而中国古人发现了自然界中加工成的理性美、变化美、对立美,它既不是自然美,也不完全是人工美,而是宛似天然,但为人作,阴阳互立、不断变化的美,顺应天时地理融导人的感情,可以寄托感思的美,虽说是一种风水观念,却又是一种对自然界理性分析的美,这难道不是中国古文化的伟大之处吗? 四、导致迷信观念广泛传播,产生不少消极影响 在明清时代,消极影响比较明显。 不仅帝王们相信,中下层阶级相信的也居多。
在清代,曾发生很多起皇室内部闹风水的事件。在雍正朝,皇帝下令拆毁了昆明湖南湖凤凰墩小岛上的建筑群,就是。
转载请注明出处占卜算命 » 与传统风水观念背离(哪些错误风水观念要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