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据说汕头风水让人给破了
潮人成为传统文化的积聚之盆,源于他们的命运:逃往异乡、异国,遭遇排他的人文环境,必须守望相助,才能立足、发展。潮人祖居地又是昔日的“省尾国角”,潮汕三面被山隔绝,一面朝海,才给了潮人海外拓殖的生机。对传统的高度认同感与彼此非凡的凝聚力,乃是潮人生存的需要。
潮人非凡凝聚力的另一面,则是为人诟病的排他性。
记者在与一来自河南的汕头的士司机交谈时,他说,汕头人什么都好,就是排外不好。接着又用亲身经历予以证明。
此届潮学研究会上,学者陈景熙通过分析“林监臣破坏潮州风水”的传说,亦得出结论说:潮人有一种“排他”的集体无意识。
传说的梗概是:福建来潮州做官的林监臣破坏了潮州的风水,潮州的某文化英雄借林之手对林的故乡实施了报复。
陈认为,这则大约从明代流传至今的传说,直接外现了潮人的地域集团意识,表露了潮人对地域集团外人士的防范乃至仇恨。
被陈引述的潮州海关税务司的海关报告说:潮汕人甚至“为了排除一个外来者,也常用最微小的借口团结一块”,表明潮人的排他性给百年前的英籍税务官以深刻印象。
陈景熙分析说,潮汕地区封闭的地域和独特的社会因素局限潮人的视野,也形成了潮人狭隘、保守、排他的集体性心理特点。
2.进来说说哩~汕头哪里发生过灵异事件
听人说过,还有汕头以前有很多地是乱葬岗,老一辈的知道,所以要问灵异就去问大点的吧。还有我说说我的吧,就是以前在我家(高新加油站附近)那有个夜总会,小学3 4年(印象很深的就是有个侏儒做门前接客)的很热闹的,后来5年级时倒闭了,那里曾经有几次警车出入,原因不明。倒闭很久后我和四个邻居进去算是探险吧,原来里面是有包房能够过夜的有唱k有酒吧的地方,挺大的,有三层,第三层上不了(后来在和同学去都没找到路)。进去后就随便找东西玩,灭火器都玩,还被喷到眼睛。里面很阴森,没电开灯,所以就回家搞个火炬就是搞根柴加毛巾加火油点照后进2楼,2楼逛了一下后发现的转角有块镜子,那时用火炬一照,吓到了自己,镜子有自己啊,越走近里面越阴森,所以就决定下一楼,就在那时事情发生了,下一楼时就在快到一楼的楼梯上我发现有个好像白色衣服的男人在追着,当时我走最后,所以一意识到就跑,我以为是里面的人要抓我们,所以叫前面的人跑,跑到门口沙发准备出去时,他们问我跑干嘛,我说有个人下来了,他们说没有啊,我就往上一看,的确没人,而且前后不到10秒吧,就是一下楼没几秒就往上望,结果真的没人了,但我到现在仍然记得当时绝对有个白色衣服的男人在跟着,而且他也有下楼梯的,二楼到一楼只有那个楼梯,他不可能瞬间跑回去的。事后我再问他们他们都说没人。所以觉得很怪,就记得他穿白色衣服170右,也不知是否与灵异挂钩,只是说说而已。后来又找了几个同学去,结果没发现什么,反倒是出来是差点被城管的抓了,好险跑的快。。。 查看原帖>>
希望采纳
3.汕头有哪些著名的历史事件
满意答案永远没有永远的永远是永远8级2010-07-28 汕头原是揭阳(后居澄海)海边的一个渔村。元代,在现在的光华埠一带已形成较大渔村,称为“厦岭”。至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现在的外马路老妈宫一带至崎碌已形成沙脊,称作“沙汕”。万历三年(1575年),沙脊积聚成片,称作“沙汕坪”。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在现在的外马路人民银行汕头支行所在地建炮台、烟墩,称作“沙汕头”,以后,清政府在这里设站收取盐税,简称为“汕头”。至嘉庆四年(1809年),因商船停泊越来越多,称作“沙汕头港”。至开埠前,已建立了“漳潮会馆”,商业活动日趋活跃,具备商埠雏型。汕头开埠后,鸦片和外国商品源源输入,而大批“猪仔”(契约华工)被源源输送到各国殖民地充当苦力,英国、德国、法国、挪威、美国、日本等国先后设立领事馆,进行经济、文化、军事侵略。
汕头得名于海滨泥沙积聚而成的沙脊。由于韩江泥沙在海滨地带的不断冲积,并在潮汐风浪的作用下,在今汕头老市区一带形成一条自然的沙堤,这种沙堤就叫做“汕”,开端处则叫“汕头”。汕头又有鮀岛的别称。鮀是种体小而圆、带有斑点的鱼类,属鲨鱼的一种,称作鲨鮀。汕头市区因位于鮀济河一侧,三面环水,历史上曾是半岛,过去海湾盛产鲨鮀,故称“鮀岛”。
开埠——汕头市开埠到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这里原是一片波涛滔滔的海湾,因近几百年来韩江所带泥沙的冲积,才逐从朋海底浮聚起来。元代时,在现在的光华埠一带,已初步形成较大的渔村,称为“厦岭”明洪武二年(1369年),设蓬洲御千户所于此。明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韩江口的沙脊已积聚成片,称为“沙仙坪”。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在这里筑烟墩建炮台,称为“沙仙头”。从雍正(公元1730年)到乾隆年间,迁到这里居住的人日益增多,除了捕鱼、耕田之外,还利用海水晒盐,各地盐贩也常到这里贩盐运销。清政府在此设站征收盐税。简称“汕头”。汕头又有“鮀岛”。
转载请注明出处占卜算命 » 汕头风水事件(据说汕头风水让人给破了)